设置

关灯

第354章 这大明,迟早要完 (2 / 7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但大明控制区有足够的输血,每年六百万两投入辽东战场,无数的粮食运往辽东战场,气候变化对那里的影响,直接被强大的后方补血抵消。

        剩下的叶赫部有银矿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年到目前为止,陈于阶已经提炼出价值超过三十万两的金银,辽东米价的确最高达到五两,但粟价还在三两,杨信从天津运过去的鱼罐头和地瓜粉皮粉条之类也不贵,而且陈于阶在开原一带已经开始大量种高粱,这种抗旱的粮食作物非常适合目前的气候。

        有银子买就是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金台吉不但可以用采购的粮食补充叶赫部食物的不足,甚至还能用它支援内喀尔喀各部。

        后者有他的支援,有天启发的工资和杨信的贸易,同样也在饥荒中维持着相对正常的生活,尤其是杨信还给他们发贷款,这是杨都督出于友谊,为了帮助蒙古兄弟渡过饥荒而采取的一种方式,也就是内喀尔喀系统的蒙古各部可以从他的守诚钱庄贷款买粮。

        什么附加条件?

        没有附加条件,杨都督怎么可能是那种落井下石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但没有附加条件,而且杨都督还派人去他们那里探矿,看看是不是和金台吉那里一样能找到银矿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暂时还没找到。

        倒是那些采矿的为了不增加蒙古兄弟的负担,也开始在他们的牧区垦荒种植大豆高粱,炒花这些人的牧区就是现代辽河西岸的农业区,这些地方本来三百年后就是遍地大豆高粱。哪怕气候寒冷点,这些探矿队垦荒种田也一样能获得足够的收获,毕竟那些牧区畜力廉价,租用牧民的牛就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